矽谷最有名之一的科技新創加速器Y Combinator最近透露正在完成一支擁有台幣300億元(10億美元)規模的基金,作為其成立以來的第三支基金。這個加速器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他培育出來的新創廣為人知的則有Airbnb,個人雲儲存的Dropbox,電玩直播的Twitch,還有工程師愛的Reddit,HR軟體服務的Zenefits等眾多網路與商業模式的新創企業。
一個私人的早期加速器在矽谷可以達到這樣前所未有的規模,除了資金的湧入外,當然是其經營多年的創新生態圈與人文的組合。回過來看我們台灣在所謂「數字新創」的前瞻性投入,怎麼算也只是接近這個規模:數位建設預計4年花費461億元特別預算,以及年度科技預算共733億元,這是來自Wiki的資料,且這些政府預算還是打散到各部會、學校、機關與應用等等。
單是規模上,就無法集中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數字創新領域,更別說是執行單位分散、且不具新創生態圈經營能力。放眼全球各大企業與新創基地,現在掌握創新的來源與機會都採用生態圈創新 (Ecosystem Innovation)的方式與做法。這也是今年初的哈佛商業評論週刊的封面。
哈佛商業評論提到傳統生態圈的問題,就非常切中到台灣新創推動的問題,有兩點值得注意;
其一,為了理解為何有些新技術很快取代之前的技術,而其他則是漸進趕上,我們須重新認識兩件事。第一,我們不能只關注技術本身,還要關注支援技術的更廣泛生態系統圈。第二,我們要清楚,競爭可能會在新舊生態系統圈之間發生,而非在技術之間發生。
其二,「實業家之窘境」(The Industrialist’s Dilemma)的史丹福商學院課程中探討了上述問題。克萊頓‧克裡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等學者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所有公司的內部系統(包括指標、資源配置流程、激勵措施、聘僱和晉升措施以及投資策略)都是為支撐既有商業模式而設立的。這些系統一般都已成熟,極難改變,而且往往與對數位商業模式的需求相左。
台灣的經費都花在建設硬體,無人使用的網站或資料庫,沾醬油式的對外招商或海外會議,學院式競賽專利與獎盃的追求,怯於人才挖掘而依賴傳統專家等等。既有的指標與做法無法反應現實世界生態圈經營的需求,台灣一味追尋過去「隨插即用」的研發型生態圈的打造,如IC半導體設計,材料藥物研發,或電腦硬體的換代等,這些都無法重現在現在網路及數位新創,物聯網應用或接下來的人工智能。
後者都是需要龐大生態圈的結合,與上下不同產業緊密結合,與終端客戶合作,服務與軟體的應用等,這些都不是傳統生態圈指標可以達成的。拼命鏈結國際傳統大企業,但渾然不知這群企業自己也急著設立新創生態圈來找尋新創。國家級投資局或亞洲矽谷計畫都很好,但都是站在台灣內部試圖鏈結矽谷,用得是傳統的方式與傳統的人。
我們建議,應該採用更進一步的作法:把台灣從晶圓設計到電子設計製造產業複製到矽谷,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生態圈在矽谷,再透過網路社群的操作,鏈接全世界。台灣有很好的投資單位像中華開發,但從矽谷撤退已十多年,現在的人才都著重在中國的投資。我們有很好的單位在矽谷有辦公室,像工研院或科技部等,但都是傳統的「聯繫窗口」,連接傳統的生態圈。我們有眾多的機構要帶團隊出國,但只有比賽或短期出差。全部都沒有插旗在新型生態鏈的人才與執行資源。
在作法上,建議可以如歐洲國家像挪威有自己的coworking space,或如有名的Rockhealth將健康醫療的企業帶入這空間,或如Facebook有Area 404硬體實驗室,把好手匯聚,或安卓系統創辦人的混合基金與實業開發型的Playground。在這空間,匯聚任何想要開發硬體的物聯網或人工智能團隊,把台灣從上到下的公司能量資源都整合在這,灌入這些團隊,進而把名聲打響,吸引更多人前來台灣做深入的開發與合作。就像是在數字新創的首都建立一個吸引當地人前來的Labs,再鏈接回台灣這土地。
Y Combinator代表的不只是近1,000家新創企業的生態圈,它還擁有這千家來自世界不同地區與產業的人與其網絡,透過這個生態系,Y Combinator輕鬆鏈結全球。台灣要複製當中的作法,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