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經濟建設有所成後,經濟發展戰略乃逐漸由內轉向外,支持經濟全球化,美國則反向而行,開始退出。而未來進入高收入發展階段中,中國仍然面臨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對外經貿關係維護的挑戰。面對高債務,如何達到「去槓桿、穩增長」的平衡,亦為國際社會所關注。所幸,金融槓桿率增速已開始收窄,同時經濟增速止跌回穩,反映「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中國強勁推動經濟全球化大戰略
中國自1980年開始,經濟改革、開放陸續取得成就,經濟兩位數高速增長達30年,躋身世界中高收入的經濟群,成為拉動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力量。各項發展政策亦由內外延,推動經濟全球化,由資本輸入大國轉為輸出大國。人民幣國際化也因此大躍進,2015年成為IMF特別提款權的5大組成貨幣之一(包括美元、歐元、 人民幣、日圓與英鎊),排列第三。
2013年起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建立「絲路基金」(2014年12月29日成立,規模400億美元),今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逾13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並於後續發起「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簡稱金磚銀行),以及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習近平更不斷提高中國及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事務的話語權,包括去年G20集團領導人第11次峰會的「杭州共識」,以及於秘魯利馬舉辦的APEC會議等。強烈表達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且只會越開越大,凝聚亞太發揮引領作用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設,並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盡早結束談判。
經濟結構轉向服務業帶來大挑戰
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獨特的挑戰在如何消除國際疑慮,特別是如何構建與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等對外經貿關係。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仍未達高收入水準,改革開放促發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進行式,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挑戰,在於成功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隨著收入水準提高,經濟結構轉向服務業,增速下滑,堅持「供給側改革」,提高投融資效率、全要素生產力增長率,以抵消資本報酬率長期必然遞減的規律(資本規模終將過大),並創造有效供給,滿足隨著居民所得不斷提高而新增的消費升級需求。
經濟增長需求面的拉動力逐漸由出口及投資轉向消費,有助於消費型服務業(文、教、醫、衛、旅遊)及理財金融的發展;供給面的拉動力由工業轉向勞動生產率較低的服務業,伴隨了經濟增速下行。要求以供給側改革、對外開放提高服務業生產力及國際競爭力。
經濟增速回升、金融槓桿率增速降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使經濟重回平衡,達到可持續增長,淡化了2007年經濟達到14.0%高增長時前總理溫家寶的顧慮:中國經濟存在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結構性問題。經濟增長率從兩位數的高增長持續下降,反映了投融資效率、勞動生產率增速的回升。因為,人口紅利在逐年喪失中:2016年就業人口增長率已不及0.2%。
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過度依靠投資穩增長,以抵消投資報酬率的遞減,產生了產能過剩及金融面持續增高的負債率/槓桿率。第三方機構也開始對中國金融風險高升的顧慮。但是,這類分析皆忽略了供給側改革的發力,於2017年開始扭轉經濟增長率下滑的趨勢。
同時,中國金融槓桿率增速,債務(社會融資總量存量)增長率高於名目經濟GDP增長率的幅度,從2016年開始收窄:2015年6.0%、2016年3.0%、2017年上半年1.4%,也就是達到了穩增長、去槓桿之間難以達到的平衡。為什麼?因為,反映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投融資效率於2016年開始止跌回升:名目經濟GDP增長率=投融資效率×融資槓桿率,投融資效率提高後就有空間降低槓桿率, 同時「穩增長」。
中國經濟在「十三五」規畫中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5大發展理念下,聚焦供給側,達到了保持適當增速,優化結構調整,積極應對新常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