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青年下鄉夢

Foto

日前走訪雲林古坑有機農場,望見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園,但是,卻無法判斷是何種作物?農場主人似乎看出我們的疑惑,他笑著說,「那是胡蘿蔔的幼苗。」「啊,可是雜草長得滿滿的,都比胡蘿蔔還茂盛...。」我心裡想,這樣收成會好嗎?

 同行的人,紛紛跳下去拔草。農場主人指著遠方另一頭,6個戴斗笠的農婦表示,「我今天早上4點就起床了,開車去臺西找人來這裡拔草,工作8小時之後,再載她們回家。」

 「古坑在雲林東邊,臺西則在西邊,為何要跑去這麼遠的地方找人?」有人提問。他說,在古坑根本找不到人手,雖然也可找義工或志工幫忙,但是,他們經驗不足,效率不好,還要派人教他們,其實也不划算。

 他接著說,人口老化、找不到人手來幫忙,這是務農的最大困境。政府若能開放設立「農村專職人力派遣單位」,召募一批人,熟稔種菜、中耕(除草疏苗)、灌溉、施肥、收成採摘...這樣對農民會有很大的幫助。任何一個農場,只要有人力需求,即可去申請,這個單位就會派車接送人力至農場,農場則按日計薪。例如,6個人來替胡蘿蔔拔草、疏苗,一人日薪1,200元,工作3天,只要給付21,600元,即可完成3.5分地(約一千多坪)的農事,這樣農民才能有更多時間,去經營更大面積的農地。

  這名農場主人有感而發,他說,鼓勵青年下鄉,除了農事人力要解決之外,種植面積太小,則是另一個困境。由於台灣農地太零散破碎,導致小農耕種不足以規模化,以水稻為例,小面積的種植,收成的稻穀太少,連碾米都成了問題,何況還要養活一家人。

 也許有人會說,好吧,若將人力、耕地問題解決了,是不是就可以吸引年輕人下鄉了。這位農場主人強調,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解決,那就是「通路」。

 他說,有些農民雖然大面積種植,收成後,卻苦無通路,只能任由收購商宰割,作物賣不到好價錢,利潤太少,那就失去大面積種植的意義了。

 近來,政府高喊「十年三萬青農大軍」,但只要人力、耕地、通路,這三大問題未解決,想讓年輕人下鄉,恐怕還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