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在地的米香

Foto

日前,家裡網購的白米剛好吃完,於是到住家附近的傳統雜貨店買了幾斤米,沒想到品質竟如天壤之別。煮好的白飯,不僅色澤不光亮,也不香,更無彈Q的口感,在口中有如一團鬆垮的米糊,不得不懷疑買到了進口雜米。

 十多年前,台灣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不管去雜貨店或大賣場,買散裝米或包裝米,較無此顧慮,但自從2002年加入後,每年須開放十多萬噸稻米進口,這些米流向何方?我們會不會「誤食」?就難以掌握了。

 不過,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國人對米飯的需求逐年降低,根據統計, 1984年,在台灣每人平均消費84.4公斤的米食,小麥只有23.2公斤,糧食自給率高達55.6%。沒想到二年後,跌破80大關,到了1989年,隨即來到68公斤,從此年年加速下滑,無力可回天。

 近年國人對米的消費量,更創下歷史新低,每人平均剩下44.5公斤,糧食自給率也降至31%,不免讓人「心驚膽跳」,有些專家學者更大聲疾呼,為了救農地,「每天要多吃一口飯」。

 記得小時候,早上是地瓜稀飯(因為米不夠吃,須加入地瓜籤),午餐、晚餐,熱熱的白米飯,淋上豬油、醬油,是平常的事。如今,地瓜稀飯、豬油白飯,卻變成餐廳的特色招牌,難怪國人對米的消費量,會一去不復返。

 相較白米消費年年下滑,對小麥的偏好,卻大幅上升,從23.2公斤,已來到37公斤。這兩個數字比較起來,好像有一點出入,因為對米的消費量快腰斬,減少40公斤,但對小麥的消費,只增加14公斤,所以,國人減少吃飯,也不全然是小麥的錯。

 數十年來,國人飲食偏向多元化,包括豆魚肉蛋、堅果、牛奶、蔬菜、水果…,其中,特別偏愛肉品,平均每人每年可吃掉70幾公斤,令人嘆為觀止。誠然,飲食多樣化是潮流趨勢,是否多吃一口飯,也是個人的事,但是,倘若我們的下一代,分辨不出屬於台灣在地的米香,那就太可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