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
「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於今年邁入第十年,致力挖掘國內具備高潛力的企業,93家得獎企業至今已有1/3 進入資本市場。適逢十周年里程碑,邀請歷年得獎企業以及相關單位代表團聚,分享其茁壯經驗,同時為臺灣生醫、新農業產業的未來發展藍圖,提出擘畫建議。
「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下稱選秀賽) 今年邁入第十年了,今年大賽結果已經出爐,並將於9 月29 日在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頒獎典禮。
選秀賽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擔任指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台灣科技農企業發展協會、中華農企業發展協會以及時代基金會則為主辦單位。
開辦至今,已有251 家企業、團隊參賽,93 家得獎企業中,已有32 家上市櫃、興櫃,2 家登錄創櫃板,「參賽企業越來越活躍、陣容也更熱鬧。」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說。
近3 年得獎企業、團隊中,約有6 成聚焦醫療器材開發;並有12 家企業陸續進入資本市場,其中7 家專注新藥研發。
評審團副召集人李世仁認為,選秀賽與其他比賽的最大不同在於,除了以公司產品、技術作為評選標準,透過選秀賽的遴選過程,能引導參賽企業以最宏觀的角度思考企業未來成長性,「如何於3年內將公司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時代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徐小波則認為,「獎項是象徵意義」,辦理選秀賽的主要目的,是讓包含資本市場在內的各類投資者知悉國內也有不少優質的投資標的。
適逢選秀賽十周年的里程碑,時代基金會特別規劃3 場「生醫企業CEO 圓桌會議」以及2 場「新農業CEO 圓桌會議」,並由《環球生技月刊》協辦,邀集各界專家針對多項議題共謀解方。( 相關報導詳見本刊2016 年6~8 月號)
此外,亦邀請歷年得獎企業、團隊與相關單位代表,分享當年獲獎的代表意義,以及對台灣生醫、新農業產業的未來展望,擘劃發展藍圖。
獲獎者打響名號 輔導新創團隊成長
於首屆選秀賽摘銅的台灣微脂體,旗下癌症用藥TLC178 於今年8 月同步在台灣、美國提出臨床試驗審查(IND),連續3 年達到「一年一個IND」目標,總經理葉志鴻回憶,當初獲獎時,員工不到30 人,仍在相當早期的階段,目前已有近160 名員工。
葉志鴻表示,參加選秀賽能幫助努力耕耘、已小有成績的公司打出名號,對於延攬人才、募集資金,都有很大的助益。
2014 年獲得生醫組潛力新秀獎,以手術導航聚焦式超音波腦部藥物釋放系統的浩宇生醫,技術長暨創辦人劉浩澧指出,「當初帶領長庚大學醫學工程研究團隊參賽,隨即於隔年3 月成立公司、進駐時代基金會旗下的Garage+ 創業育成中心。」
他強調,「團隊從參賽過程中,無論是評審陣容、獲獎後提供的協助,對新創團隊來說,可以幫助我們更往前一步。」
2013 年獲頒生農組銀獎,綠盈國際花卉以蝴蝶蘭種苗生產為主軸,開發病毒檢測、去病毒及育種技術、生產製程自動化等,並整合其國際品種權、商標、材料及設備的專利製程。
綠盈總經理何鴻銘表示,參與選秀賽除了肯定企業的研發成果,也能透過評審團的建議,瞭解應在哪些環節減少或是增加投入資源,以最大化資金運用效率。
整合生醫、電子 打造旗艦企業
2014 年選秀賽生醫組獲得金獎,專攻眼科高階醫材、2012 年推出「FundusVue 免散瞳眼底照相機」的明達醫學,董事長王威認為,「台灣的醫材產業應朝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此外,台灣內需市場小,業者勢必得進軍國際市場才有機會獲利。」
他表示,醫材產業基本上是少量多樣,想做大市場。「整併是一條路,但國內目前法規、政策未臻完善,仍不足以帶動併購風氣。」
王威分析,小公司普遍缺乏資源,政府或許能技術性地引導幾家業者朝併購前進,「整合更多資源、開發新產品。」他並期許,未來除了有更多以開發高階醫材為主的公司,也能有一家旗艦型企業扮演領頭羊,「產業才能成形。」
同樣專攻眼科高階醫材,台灣首家開發人工視網膜的晶祈生技奪下2015 年生醫組潛力新秀獎,技術長范龍生則表示,台灣的電子、醫療產業分別培育許多人才,並擁有深紮的產業基礎,「整合生醫、電子是台灣未來很重要的方向。」
范龍生並以名貴植物比喻自選秀賽脫穎而出的團隊,若要使其開花結果,政府必須仔細檢視當今的產業環境,進一步調整、疏理不足之處,「打造最適合栽培植物的環境,而不是揠苗助長。」
農業切入利基市場 持續投入創新、研發
「台灣在農業的研發能量相當強,」丁詩同指出,若能自生產端結合資通訊產業,利用漸趨精準的預測技術發展智慧農業,除了減少天氣造成的農損,也能配合市場需求規劃生產進程,提升產業效能。
他並強調,國內目前已有多家業者具備雄厚的動物用疫苗開發實力,「我們未來是很有競爭力的。」
徐小波指出,透過重新定義「農業」,將基層農業、食品加工業以及餐飲業納入範圍,進而打造完整產業鏈,提高農業產值在GDP 的佔比,讓過去一直被定位為弱勢族群的農民有機會轉型為「強勢族群」。
何鴻銘認為,「生產過程均一化」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其中,定時、定量、定性的技術門檻更有一定難度,但業者必須秉持「好還要更好」的精神向前走,縱使投入研發所費不貲,成果不可預測,但「這是外銷全球的不二法門。」
深耕生物農藥、肥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百泰生技,於2010 年奪下生農組金獎,總經理陳良榮則表示,雖然投入研發的過程相當耗時,但全球人口不斷增加,連帶使糧食需求攀升,加上食安問題漸受關注,仍十分看好市場前景。
他並認為,相較於美國等耕種面積廣大的國家,台灣能選擇利基市場切入,進而產生區隔,好比能利用在台灣找到的微生物開發生物農藥,不僅提升地力,也降低對人體產生的危害。
陳良榮進一步指出,主管機關應加快藥證的審查、核發速度,並減少審查過程中,因補件而來回溝通所耗費的時間,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對業者而言「時間就是商機」。
適度修訂「新藥條例」 擴大產業主力範疇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認為,國內生醫產業「已經在跑道上快速衝刺,但尚未起飛。」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不僅時程長且風險高,李鍾熙表示,台灣其實在醫材、分子診斷等領域充滿潛力;高品質的原料藥、改良劑型的學名藥亦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價值。政府應適度修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擴大產業主力範疇。
他同時建議,政府要整合各研究單位的專長以及研發能量,提升層級,成立「生技醫藥產業研究院」,作為推動產業的掌舵者。
李鍾熙進一步分析,資金是產業發展的主要動能,「但台灣生醫業缺乏國際基金來投資的誘因。」
除了鬆綁法規,政府也應適度調整投資環境,加大外資來台的投資「利」度。「台灣沒有本土市場的紅利,必須走向國際化,」徐小波則強調,任何研發單位都應有國際化的視野,同時透過無國界的網路平台,讓全球瞭解台灣的研發能量、強項。
借鑑鄰近國家 宏觀規劃政策
劉浩澧認為,目前許多新創團隊的產品、技術出自學研界,政府應適度調整法規,讓大學教授能順利帶著研發成果進入產業界。
葉志鴻則表示,政府應該仔細研究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台灣周邊國家如何引進人才、運用資金,進而善用國內各項優勢,建置最適宜的環境,「要很清楚哪塊要攻、哪塊要守,」台灣才有機會作為外國企業在亞洲設點的首要選擇。
與其他國家相比,李世仁認為,台灣的法規、相關優惠計畫皆不具優勢。政府應該調整目前的「防弊」心態,以更前瞻、創新的腳步制定全面性的政策,同時讓法規更有彈性,跟上知識經濟創新營運模式的腳步。
他並指出,企業也應分析各國法規,熟悉不同的市場特性,循序漸進地進入國際市場,同時加強與金融業、資本市場的互動。
產業多元趨勢 規模逐年擴大
2007 年,在國內關心生技產業發展的產、學領袖大力促成下,「台灣生醫產業選秀大賽」正式開辦。透過篩選未來3~5 年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依其需求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提升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的能力。
2010 年,因應生技產業多元發展的趨勢,主辦單位在參賽組別增加「生農組」,擴大為「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同時在生醫、生農組增設「潛力新秀獎」。
2012 年起,為了挖掘更多「隱形企業」,將參賽資格限定為未上市櫃、未興櫃的公司,參賽企業能於過程中獲得評審的專業診斷及建議,有利檢視、規劃未來營運策略。
2015 年,生農組進一步更名為「新農業組」,期望鼓勵農企業朝「健康、人文、永續、小而美、跨領域、國際化」的願景前進,透過營運模式、服務、行銷和技術的創新,改變產業結構以及價值鏈。
十年走來,在產官學界的攜手合作、支持下,選秀賽已成台灣生技及新農業的重頭戲及產業搖籃。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