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併」者為王 欲「購」從速

Foto

「併購年代」來臨,不計可數的「買辦」正在全球掃貨,併購交易天天發生。
生醫產業不斷在洗牌重組中進展,明日「新主」誰登基?
全球生醫併購進入白熱泡沫化,誰是玩家?行家?

「有日本藥廠來台灣賣,評估一下吧?」某券商在飯桌上問一位業者。
「這家細胞治療公司和技術是我想併購的。」某藥廠少東聽完簡報私下咕噥。
「台灣有好案子吧?我們就直接買!」某中國藥企領導雖霸氣但頗為當真。
「最近都在世界飛行,幫業主評估併購標的!」中國創投高管微信留言。
「報紙說公司要合併?真假?我老闆會換人嗎?」看熱鬧卻焦急的主管問。

這些戲碼,已天天在全球各地的生技產業界發生,「現在投資圈不談自己在做併購,感覺都落伍、跟不上了!」

中國醫藥投資併購俱樂部(Healthib)創始人饒春梅不久前對本刊說。

醫藥產業全球化經營的趨勢在極速進展,生醫產品開發動輒數十年,憑藉企業本身的內部成長(Organic Growth)速度常難跟上,「併購」於是成為多數企業追求快速成長的策略,甚至成為國際市場角逐地位的決勝點。

永信投控董事長李芳全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一家公司要繼續向上的話,有時光靠內部成長是不夠的,因此,外部成長是必然要走的路。」

全球「併購」5.0 我來了 

但「併購」絕對是個老掉牙、一點都不時髦的事,它只是如影隨形地跟著產業歷史走到現在,還要走向未來。

當工業或新興網路科技進展到所謂「2.0」、「3.0」,「併購」現在已經進展到「5.0」階段的跨國併購浪潮。(參見「併購」5.0階段)

9月19日,台灣一場「2016生醫產業國際併購趨勢與策略論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將親自現身,並由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劉揚偉主講,郭台銘以其雄厚資本和企圖,無異向大家宣告,「生醫併購,我來了!」,活動訊息一公開,讓業界頗為騷動。

剛收購日本夏普(Sharp)的鴻海集團,在生技布局主要鎖定四大領域,包括癌症、醫療螢幕、幹細胞及預防醫療。

其中醫療螢幕是鴻海將資通訊技術與生技連結的一塊,郭台銘曾說,「面板是戰略物資」,因此,鴻海接連合併群創及夏普有相當的戰略意義。且據瞭解,鴻海旗下第五支投資基金,將專門鎖定生技醫療的投資併購。

重量級併購投資專家也聚集該論壇,包括泰福生技董事長趙宇天、Delos Capital (康禧全球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人陳林正、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醣基生醫董事長陳良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大聯大控股董事長黃偉祥等人,從資本面、實務戰略分享併購經驗,激盪台灣生技產業併購策略與布局思維,以及可能的併購模式與挑戰。

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又莫過於首度在台灣公開亮相、曾是香港外資圈名人的陳林正,Delos Capital 2014年成立,合夥創辦人還包括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管理處副總經理陳志全,以及浩鼎董事長張念慈。

中國成立併購基金 不惜高價頻出手

近年來,全球生醫併購風起雲湧,根據統計,2015年全球生技醫療(含醫藥、醫材、醫療服務)交易案件約28,000件,交易金額高達3.76兆美元;而截至今年8月,生醫產業併購金額已達3,600億美元。(參見後文《全球篇》)

光是8月,國際間生醫產業的大型併購案就有4件,從8月3日Myriad Genetics以2.25億美元併購AssuRex Health、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以5億美元併購Allergan旗下Anda公司分銷業務;15日,Lonza Group以3億美元併購InterHealth Nutraceuticals;以及22日創下今年美國最大生技業併購交易額,Pfizer以140億美元併購研發抗癌藥物的Medivation。

位在亞洲的中國及日本近年也積極透過併購提升企業競爭力,去年以日本Canon併購Toshiba Medical為最大宗併購案。不過,中國最為熱絡,2015~2016年的前五大製藥和醫療器材交易,收購方主要都是中國,過去5年併購交易總金額已增加超過5倍。(參見後文《亞洲篇》)

中國A股上市藥企在全球市場上不惜高價頻頻出手。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迄今至少有25家中國上市公司發起海外醫療併購行動,僅7月份就有三諾生物、紫鑫藥業、綠葉集團、復星醫藥、羅欣藥業參與其中。而復星醫藥84億收購印度Gland Pharma約86.08%股權,刷新中國藥企海外併購最高紀錄。

2016上半年的中國海外收購金額中,估計已經超過39億美金。

這些企業除自己出海尋找,更多部分借助基金搭橋或投資機構。

中國本土藥業設立併購基金來實現併購是一大趨勢。據公開資訊統計,中國至少12家上市醫藥公司設立併購基金,規模據估計超過120億人民幣。

其中,天士力集團活躍程度引起國際矚目,天士力除了與金融業合作發起高達50億人民幣的「天士力大健康產業基金」外,並參與天津創新園區達10億人民幣的「華金國際醫藥醫療基金」,還同時積極參與多個國際型私募基金。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9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