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詡有為的當政者,經常希望推動改革,實現抱負、打造樂土,然而往往事與願違,改革反造成了巨大的、甚至足以亡國的災難,在歷史上,至少有兩段改革直接或間接造成整個朝代的殞落,值得後人反思。
首先是王莽推動的改革,他欲回復周朝的制度,包括屢次更改幣制、官制與官名,這種作法是高度價值取向、但卻妨礙生產力;另外,為了改變土地為豪強兼併的情況,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規定依人口分配土地,一家男口不滿8口而田過900畝,需將多餘的土地分給九族、並禁止買賣,豪強當然反對這項制度,但人口數不多的家室也被迫分田、但為數眾多的貧戶,未必全部都能分到有限的田地,更遑論官府聯手豪強陽奉陰違,使得這項改革幾年就叫停,這種政策又是一項只以價值為依歸,卻忽略具體操作的貫徹可能、同時也無法讓目標受益對象有獲得感,自然失敗。
王莽還以人道立場推動了禁止買賣奴隸,但並未廢除奴隸制,剝奪一些極窮苦人家的最後的賣身機會,只能流入黑市買賣,境遇更慘,依舊是以價值為依歸,忽視政策受眾可能行為帶來的影響。王莽在眾多方面的改革,總和起來,產生了一個效果,就是不論貴族巨室、平民百姓、底層貧民、百工各業,全都不滿他的政策,造成全民俱反的態勢,王朝快速終結是可想見的。
至於被宋神宗重用的王安石,君臣兩人都想扭轉積弱局面,王安石更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以梳理政府財政及軍事整頓為主的改革,雖然一定程度達到了目的,然而許多望重士林的官員,包括司馬光、文彥博、歐陽修及蘇軾等人對時局及改革方向都持不同的看法,王安石的支持者及新政主要執行者又有多位品德爭議。不同政見逐漸演變成意氣之爭,雙方陣營後繼者更演變成新舊黨爭,排除異己、傾軋撕裂北宋政局,整個朝局捲入無止境的權力鬥爭,政務延宕。間接造成北宋的覆滅。
王莽與王安石的改革,最終造成災難,至少與以下三項有關。首先,改革能否達成預期的目的,部分取決於受政策影響者的理性反應是否會讓政策失效,王莽禁止奴隸買賣造成底層蜉民只能委身黑市買賣、或是從眾造反;王安石的青苗法原先希望讓農民在播種時可以獲得低利貸款、收成時還回,結果卻變成部分中層官員為顯示績效而強放強貸、甚至抬高貸款利息以私飽息差,怨聲四起。循此,組織進行改革時,必須換位到受影響者的角度,推演其可能反應是否會阻礙改革的推動、並設法抑制或有之阻礙,不能一廂情願地認定政策一出,各方都會風行草偃配合政策。
其次,改革若是立基於泛價值觀、甚至是一己執念時,若未能考慮到改革對生產力的影響,如同王莽屢次更改幣制、官制與官名,造成社會經濟混亂,民眾怨聲載道,自然累積成為隨時可以爆發、足以癱毀組織的暗流。尤其是當權者是基於特定價值觀推動改革時,往往會將自己置於道德高位,更可能忽視這種作用。循此,組織當高階管理者務必反思所謂的改革若是僅出於一己執念,又妨礙生產力,就可能造成此一後果。
最後,輕忽反對力量,不論是將其輕易打成「既得利益者」、或是棄視其立場意見、或是漠視其階級組成規模,都可能讓改革面對極大的反對力量,王莽的諸項改革造成幾乎全民皆反、王安石的改革成為黨爭導火線。特別是在改革者自居道德高位時,更容易忽視或醜化反對者,進而釀成災難。循此,組織當權者面對可能的反對力量,應籌謀如何既能守住改革底線、又能緩和反對力量,而非逞一己之念輕易造成對立撕裂。
改革者若能領會以上三項,必能更謹慎地推動改革,不讓改革成為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