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奇哉!已開發國家

Foto

世貿組織(WTO)為促進貿易自由化,每2年會針對前4大貿易國進行一次貿易體制審查,排名第5~20者每4年也得來一次,我國近年排名雖滑落,尚在20名之內,因此每4年仍得出席一次「貿易政策檢討會議」。

 今年是我國第4次出席該會,過去幾次各國普遍關切2,200項大陸產品遭我國禁止進口、兩岸ECFA等問題。今年最令人注目的是,我國代表在會中承諾,日後談判台灣將不再爭取開發中國家可享有的特殊待遇,願意承擔「已開發國家」的責任。

 什麼叫已開發,什麼叫開發中?迄今並沒有國際公認的定義,然而歷來多邊貿易談判多會給予開發中國家較長的調適期,保有較高的關稅稅率,例如在杜哈回合談及工業產品關稅調降一事,一度被熱議的「瑞士公式」,已開發國家得調降至8~9%,而開發中國家19~23%即可。

 依過去二十年的經驗,美國大凡要推動什麼策略總是先找台灣試點,藉由台灣這個「模範生」先承諾,再迫使亞洲各國比照。此次台灣升格為已開發國家,想必也是如此。然而,台灣做了這個承諾,日後就比較容易加入區域貿易組織嗎?恐怕未必。

 因為台灣昔日入會(WTO)屢遭刁難,十多年來爭取台美FTA、TPP鎩羽而歸,問題皆不在自由化的承諾,而在於國際政治因素,是以我國宣示升格為「已開發國家」,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升格為「已開發國家」後,將來美、歐的要求必定更高,昔日還可以循開發中國家緩衝,今後則全無迴旋空間。尤其最敏感的農業談判,我國能否承受得了已開發國家的自由化步調,令人憂心。

 當每人GDP高達6.1萬美元的新加坡、3.2萬美元的韓國都還留在「開發中國家」之列,才2.5萬美元的台灣卻宣示願意成為「已開發國家」,奇哉!這算盤到底怎麼打的,頗堪玩味。